关于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计量检定是一项法制性、科学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根据检定的必要程序和我国对依法管理的形式,可将检定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1、强制检定 指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高计量标准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其特点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法定的或授权的技术机构具体执行;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来确定。 计量法对强制检定的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和违反,当事人和单位没有任何选择和考虑的余地。 2、非强制检定 指由计量器具使用单位自己或委托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依法进行的一种检定。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均属于法制检定,是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两种形式,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不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都要负法律责任。 检定还可依照其目的和性质不同分为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周期检定及仲裁检定。 1、检定 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多数计量器具检定后还应进行后续检定。然而某些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例如竹木直尺、玻璃体温计、液体量提,我国规定,只作强制检定,失准报废;直接与供水、供气、供电部门结算用的生活用水表、煤气表和电能表也只作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 2、后续检定 计量器具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1)强制性周期检定;(2)修理后检定;(3)周期检定有效期内进行的检定,不论它是由用户提出请求,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使有效期内封印失效而进行的检定。 3、使用中检验 在计量器具控制中常用“使用中检验"来进行该项工作。一般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检验后,应在计量器具上做适当的标识,表明其状态。当计量器具的工作条件保证不使计量性能受损,对其不进行全部检查的一种后续检定,它构成一种“简化检定"。 4、周期检定 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5、仲裁检定 指用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贸易结算方面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是指在国内外贸易活动中或者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直接用于经济结算、并列入《目录》的计量器具;安全防护方面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是指为保护人民的健康与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危害,在改善工作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等方面直接用于防护监测,并列入《目录》计量器具;医疗卫生方面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是指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药剂配方等方面使用,并且列入《目录》的计量器具;环境监测方面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活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在环境质量因素的分析测定中使用,并且列入《目录》的计量器具。 关于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范围,还应注意的问题是,有些计量器具虽然列入了《目录》,但不用于上述4个方面,因而不属于强制检定的范围。例如,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出租汽车一般都装有里程计价器,同时还装有汽车里程表,二者都列入了《目录》,但前者用于计价收费,属于“贸易结算",因此是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而后者不用于计价收费,与“贸易结算"无关,所以不属强制检定的范围。又例如,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各车间、科室和居民家庭中使用的电能表,分别用于单位内部经济核算和居民家庭之间分摊电费,而不是直接用于同供电部门结算电费,因此也不属于强制检定范围。 此外,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公布的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是从的实际出发并考虑社会的发展制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视其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制定实施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地对其实行管理。 2、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 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该目录是根据计量法和调整范围制定的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范围。其中所列各种计量标准和工作计时器具,包括专用计量器具,除了强制检定的以外,其他的均为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换句话说,就是凡是列入《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从用途方面考虑,只要不是作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高计量标准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4个方面,虽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但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