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电梯配重大量现货租赁满载试验、联动试验砝码
·今日出货:液体比重天平骑码一套
·感谢新客户认可,用专业回应期待,用服务浇灌口碑,电子轮椅秤发货
·从初遇到再购,是认可也是荣幸,您的复购,是对品质的最高赞誉
·徐州某检测中心订购我司增砣带挂钩砝码完成交付
·湖北客户再次订购一台带打印叉车秤
·1吨平板型铸铁砝码1000kg标准法码我厂长期现货
产品目录
标准砝码
e1级标准砝码
e2级标准砝码
f1级标准砝码
f2级标准砝码
m1级标准砝码
m2级标准砝码
聚四氟乙烯砝码
铸铁砝码
10kg铸铁砝码
20kg铸铁砝码
25kg铸铁砝码
50kg铸铁砝码
100kg铸铁砝码
200kg铸铁砝码
500kg铸铁砝码
1吨铸铁砝码
2吨铸铁砝码
5吨铸铁砝码
10吨铸铁砝码
不锈钢砝码
不锈钢锁形砝码
不锈钢套装砝码
不锈钢单只砝码
电梯砝码
25kg电梯砝码
20kg电梯砝码
校准用砝码
电子秤校准砝码
天平校准砝码
万分位天平砝码
0.1mg天平砝码
起重机配重砝码
10吨起重机配重
5吨起重机配重
非标砝码定制
黄铜砝码
牛顿砝码
挂钩砝码
圆环形砝码
增砣砝码
镀铬砝码
量块
千分尺量块
卡尺量块
维权砝码
100g便民砝码
50g惠民砝码
链码
循环链码
皮带秤链码
联系我们
上海实润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高技路655号2幢121号
电话:021-15821569256
邮编:201615
传真:86-21-67866267
联系人:秦永芬
手机:15821569256
 
 
新闻动态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斤秤文化中的半斤八两
点击次数:1142 更新时间:2023-02-22
 

斤秤文化中的半斤八两

人们为了求得物体的重量,用“天平、砝码"、“杆秤"、“戥秤"作测量工具,用“斤、两、钱、铢"表示被测物重量的单位,确定出商品交换的实际重量数目和相应的计价。公平交易过程,斤(重量单位)和秤(测量工具)起到重要作用。斤秤的使用,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

我国使用斤秤测量重量的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楚、齐、韩、赵、魏、秦等国的衡重单位,有石、钧、斤、两、铢以及寽、釿、鎰等单位。其一斤的重量折合现在的“克"数,轻的1斤合220多克;重的1斤合250克左右。从东汉开始,有了杆秤,其一斤重约合今246克。先秦和秦汉的权衡单位量制,都是一斤分十六两。这种十六两成斤的衡制,历经了许多个朝代,尽管各朝代每“斤"的重量有变化,但十六两成“斤"却一直没变。清朝末年,实行营造尺库平两漕斛度量衡单位制,1库平斤,折合国际单位制合597克,1库平两合37.3克,并把这个一两的量值定为重量标准。1908年清廷派员至国外考察,并通过中国驻法大使商请法国权度公局,定制铂铱合金库平两砝码(原器)和镍钢合金库平两砝码(副原器)各一个。现今,珍藏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保险匮里。就是说把“两"作为权衡制的基本单位,由“两"这个基本单位,可导出库平斤(16两为1斤)的标准量值。1928年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审定工商部呈报的《权度标准方案》(方案中拟定,为贯彻十进制,市用制以一斤分为十两)认为,为照顾民间长期的使用习惯,不如仍用十六两为一斤。故《权度标准方案》正式公布时,仍维持一斤十六两之旧制。斤秤文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后来的不少词目都与斤秤有关。

一、“准斤十六两"的由来

中国十六进制的斤秤文化内涵丰富,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爯"字的雏形,后经不断改进由原始到精准,成为汉以后历代满身星光闪耀的木杆秤。而对“斤"、“两"的阐述,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据《汉书·律历志》记:“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铢。易二篇之爻(yáo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阴阳变动之象。十六两为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也。"杆秤包容如此之宏大,简直成了至贵的圣物,意义极为重大。秤杆上的十六颗星位,作为十六个“两"的重量显示,与“斤"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秤杆上的铜钉叫“星"。相传,秤星是天上的星。由秤头到称尾,头一星叫定盘星,在不称重时,秤砣挂在定盘星位置,提秤悬空秤杆是平衡的,俗称“秤平斗满"。依次的十六颗星是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代表十六“两"。大概的意思是:定盘星表示天理良心的定位,买卖要公平,是交易的起点,其他各星定不可移,表示永恒。手中秤与心中秤一致,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不能“缺斤少两",行为自有天照。秤星是天上的眼睛,监视人间善恶。传说虽不足为证,也属斤秤文化的口头文学。

二、“半斤八两"是中国人的“等同"准则

“半斤八两"源于斤秤计量。较早的用于描写武功“等同"是在《水浒传》107回,宋江大队人马与王庆部下会战荆南。说宋营女将琼英出战滕戣(kuī),甩石头将滕戣打于马下,挥戟将其刺死。滕戡见哥哥被人杀死,要为兄报仇,舞动钢鞭来战琼英。这时宋营中呼延灼急催马接住舞鞭厮杀,与滕戡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败。观战的众将看他俩的本事,都是“半斤八两",打扮也差不多。若由此算起,“半斤八两"这句谚语已经传承使用至少六百多年了。《水浒传》漂洋过海,传到世界各地广为人知,“半斤八两"中国创造,名声远扬。

斤秤计量制度一改再改,一道政令当时就能奏效。而长期形成的斤秤文化根深蒂固,不是一阵风就能吹散。后来市制的半斤虽是五两了,还没见有人用半斤五两取代“半斤八两"用于比喻“等同"。近年使用公斤秤“千克"的成语故事还没出现,文化的形成发展需要时间磨炼。

三、“一推六二五",也是由斤秤文化演化而来

十六两秤使用期间,是十六两进位成斤。秤是十六进位。与当时主要计算工具--珠算十进位不协调,计算斤两不便,经过换算,把十六进位(16两1斤)换算成十进位(10两1斤),编成斤秤流法,《截两为斤歌》十五句口诀:

1两:一退六二五(0.625)。即16两1斤的1两相当于10两1斤的0.625两。以下同例

2两:一二五(1.25)

3两:一八七五(1.875)

4两:二五(2.5)

5两:三一二五(3.125)

6两:三七五(3.75)

7两:四三七五(4.375)

8两:五(5)

9两:五六二五(5.625)

10两:六二五(6.25)

11两:六八七五(6.875)

12两:七五(7.5)

13两:八一二五(8.125)

14两:八七五(8.75)

15两:九三七五(9.375)

先有十六两制秤,后有《截两为斤歌》,二者当属同龄,历史悠久,是斤秤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亮点。其中一退六二五一句中“退"字和“推"字谐音,演化成为“一推六二五",用来表示一推了事不负责任,酷似官场中的不作为。“一推六二五"源于“一退六二五"但又背离了“一退六二五"的原意,逐渐形成了独立的顺口语

一退六二五,是在珠算盘上做除法运算,将实数一两去掉,退在一两原挡位的右一位,再依次拨六、二、五三珠(即数0.625)。其余二至十五两实数均不退位,在珠算上依口诀破本位。如:原有实数是三两,其口诀是“三一八七五"就将3两档位变成1,在1的右方依次再加8、7、5三珠即是1875。1两+15两=1斤,口诀相加等于10(0.625+9.375=10),2两+14两=1斤,口诀相加等于10(1.25+8.75=10)。依此类推。

一退六二五口诀的使用,止于十六两一斤制秤的废弃,退出历史没多少年。

四、斤秤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对斤秤计量的称谓都是“斤斤两两"的。历经改制名称不变,各个阶段的斤秤重量却是变化多端。

略去古代,由清代以后至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度量衡法,以米制公约制定的kilogramme为单位名公斤,称为标准制。并暂设市用制,以二分之一公斤为一市斤。新法产生后,一斤等于十六两,等于597克的老秤自然淘汰。使我国的标准制与国际公制接轨迈出了第一步。

度量衡法中权衡单位量取每斤合500克,因为它是个整数,分析成单个“两"的量的“量值"不很复杂。1斤500克,半斤250克,4两125克,2两62.5克,1两31.25克;3两93.75克,5两156.25克、6两187.5克……。最大的缺点是它迁就习惯,仍以16两为1斤,破坏了度量衡三者整体十进制。但在实际使用中,称金银珠宝、药物,都是以“两"为单位。如50两银锭,500两铜砝码、20两戥秤、60两戥秤(不是按3斤12两计量的)。20世纪30、40、50年代,全国大部分省、市、县、区、镇都通行500克1斤(16两)的市秤衡制。边远省份云南、新疆、西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除通行16两500克1斤的市用制外,还分别通行公制、英制、库平制和各种旧杂衡制。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国际公制为国家根本计量制度;采用10两1斤的市制,除特殊需要用英制外,一律改用公制,废除其他旧杂制。1960,商业系统完成了将市制16两1斤改为10两1斤的改制工作。1979年,完成了中医处方用药量改用公(米)制单位。1984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定1990年年底以前,停止使用10两1斤的市秤斤两制。改用法定计量单位,质量单位为:千克(公斤),1公斤等于1000克。以500克示意“1斤",250克示意“半斤",50克示意“1两"。从1986年《计量法》出台到1990年底的最后一次秤制改革,历来各种“旧杂制秤和单位",虽然都已废弃,唯有斤秤文化尚留有余香。

斤秤文化中的半斤八两

 
上海实润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访问量:1073522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高技路655号2幢121号 邮编:201615
电话:021-15821569256 传真:86-21-67866267 手机:15821569256 联系人:秦永芬 邮箱:2801283106@qq.com
GoogleSitemap 网址:www.srfama.com 技术支持:仪表网 管理登陆 ICP备案号:沪ICP备11020366号-2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
021-15821569256
手机:
15821569256
 

仪表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