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及发展 三八妇女节一般是指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20世纪初,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一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刑,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与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美国社会主义党全国妇女委员会成立后,决定自1909年起,将每年二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全国妇女节",专门用于组织大型集会。 1910年8月26日-2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有17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克拉拉·蔡特金以国际妇女书记处书记身份,起草了一份《关于争取妇女选举权基本原则的决议案》,这个决议案规定,“各国无产阶级有阶级觉悟的政治组织和工会一致同意:各国社会主义妇女每年要有一个节日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妇女获得选举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连同整个妇女问题一起对待妇女的选举权要求。妇女节必须具有国际性和认真地筹备。" 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以后,由于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反动派杀了,因此,1919-1921年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都选在卢森堡的生日3月5日这一天。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197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始关注到妇女问题,在中共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中提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权力,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这一后来以一贯之的妇女运动指导方针。 1924年3月8日上午,我国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在广州举行,广州各界妇女2000多人参加。何香凝主持大会并发表演讲。 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
|